陈龙,男,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公共事业管理班副班长,中共预备党员,曾任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助理、大学生书画协会书法俱乐部负责人、经管院创业小栈策划部部长。
他在校期间表现优异,《记“内科大师”韩明向》入选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最佳征文,代表学校赴京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读懂中国专题展播”节目录制。相关事件被中国中医药报、安徽省教育厅等主流媒体宣传。成绩优异,第二课堂实践学分累计获得46.78,2022-2023学年综测专业第一,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参与国家级大创两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红色专项省一、常规赛道省二各一项;全国大学生互联网+”省银一项,省铜两项;“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省二、省三各一项,获校级“大学生自强之星”两次、“十佳百优大学生”一次,受聘就业“引航员”等荣誉称号,累计各类荣誉奖项二十余项。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一朵花。作为中共预备党员,他始终认为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走近社区,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实践中去。大学期间累计参加家乡抗洪,疫情防控,公益宣讲,关爱留守儿童等社会公益活动近30次,7次获评“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他在医院和社区为老年群体服务时感慨,只要社会多一些耐心,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人都有老的一天,我们只是恰好乘上了时代的列车,不应该抛弃那些没有赶上的老年人。央视评论曾说“不要因为你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而出发”,他认为大学生应该刻苦实践,全面发展磨砺自强之品性。通过自己来带动身边的同学,让志愿之气蔚然成风、红色精神大行其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一直秉持的自强之心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说的:青年人要学会“自讨苦吃”。他在“自讨苦吃”中接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新鲜事物,也在“自讨苦吃”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在成长的道路上,要多听前辈的教导,他在学院带领下组队访谈了第四届国医大师——韩明向教授,王琦院士,听“老专家”讲党史让他感悟颇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往之。聆听国医大师韩明向教授讲解自己与党和中医的不解之缘的过程中,帮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发表自己的思考与感悟的同时去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今天的中国!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大学四年,时光荏苒,他认为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心态上学会尊重所有声音,但只成为自己。努力前进的路上必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只要学会分辨,就算错了也没关系,谁的青春不迷茫呢。杨绛先生说过“每个人都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会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在中医药发展的春天,学校不断稳步向好,他相信乘着学校“建设双一流”发展巨轮,只要贴合学校指引方向,每个人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