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安徽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方虎强
“踏实肯吃苦的帅小伙”,这是安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张明燕老师对自己的学生、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方虎强的评价。2000年出生的方虎强,是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8级中药学专业学生,荣获2019年度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2020年度安徽省“百优大学生”及第十八届全国中药标本馆标本竞赛一等奖、三等奖等荣誉。
方虎强参加学校中药资源科考队时在选取中药普查样方
在方虎强的求学生涯里,“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是他成长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他用“苦心”锻炼理想信念,用“苦学”夯实专业基础,用“苦练”收获过硬本领,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为家乡的发展振兴贡献智慧,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铁杆中医药人。
野外科考收获“黑面红心”
为了“苦心志、饿体肤、劳筋骨”,2019年夏,方虎强正式加入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中药资源科考队,并担任副队长。他的职责主要是采集及处理药用植物标本,并协助老师和队长处理其他各项事务。每天清晨5点开始准备洗漱吃饭,6点半准备出发,下午7点返回基地,稍作歇息,便开始投入整理标本、图片资料等工作,持续到凌晨一两点钟,这是他每天的日程。通过手机运动APP显示,他在野外科考期间运动量有一次达38904步、相当于爬楼层79层。
野外工作不仅时间长,运动量大,还充满着种种潜在的危险。出没于深林或路边的蕲蛇、竹叶青,贴附皮肤吸食人血的蚂蝗,还有滑坡和落石,都在威胁着队员们的生命健康。尽管野外工作充满危险、艰辛和疲惫,但是每当他发现了罕见的独蒜兰、羊乳等药用植物,疲劳和厌倦便会一扫而空,而这种乐此不疲,可能只有中药人才能切身体会。队友汪晨兴说道:“在科考过程中,方虎强能够很好地带领我们完成每一项任务和工作,同时他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到了我,让我在科考过程中收获很多,学习很多。”
在科考途中
在安徽省金寨县大别山地区、歙县、黟县等地的野外实践地,全队累计采集药用植物标本600余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移种药用植物243种、千余株;制作并留存于中药资源中心用于科研、教学的腊叶植物标本4500余份。
经过一年多的整理归纳和深入研究,大三学年,方虎强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中药科普类图书的编写和中药资源生态保护类的项目申报;科考队事迹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报道35篇,获2019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每每回想起在科考的日子里,方虎强都觉得这是他人生中最骄傲的一件事:“科考是学习课外知识的一个好平台,也是锻炼吃苦耐劳的好机会,是科考成就了现在更加成熟的我,感谢科考感恩相遇”。
扎根“大地”练本领
2019年底,方虎强跟随指导老师前往宣城市宣州区进行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主要调查该地区的中药资源物种量、蕴藏量以及中药资源的生态现状。插钎、拉线、测量、标号、拍照、摸排草药、采集样品、样地调查、制作标本、填报数据等工作,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方虎强一丝不苟地对待普查任务中的每一个环节。普查样地由系统随机取样,样地地况复杂,有山川有河流,因此部分插钎拉线等工作环节极难开展,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往荆棘中去闯,往河流中去淌。方虎强明白:全身心投入工作,用心学习实践,是对指导老师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中药资源普查事业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方虎强和队友合作采集植物标本
普查期间,全队共采集药用植物标本1300余种,完成37个样地185个样方调查。他跟随普查队的师生积极向当地居民宣传普及中药资源保护政策,传播弘扬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并同当地中药种植户、集体户和扶贫工作队进行深入交流,充分探讨药用植物种植经济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共商中药材经济为广大基层地区人民带来持续、稳定收入的方法和途径。
他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的获得是需要求知和认知的。在普查工作中,他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在野外,课本上的中药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堆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形象可感。同时自己还需要深入自然、走进市场,通过继续实践来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学以致用助力乡村振兴
方虎强的家乡是安庆市宜秀区白泽社区,几年前一直是人口外流的贫困社区,留守老年人较多,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失,使得上百亩良田荒芜无人耕作,杂草丛生,经济活力较低,增收动能不足。
2019年寒假期间,方虎强回到家乡,与白泽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就苏北菊、金丝黄菊的种植基地规划、种植技巧、产地加工、产品销路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他充分运用其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学校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积极向社区领导提出引进中药种植产业的建议。方虎强主动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查阅药材种植案例资料,将中药材的产地种植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在不破坏乡村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创建该地区的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发展特色中草药扶贫项目。
2020年暑期,近350亩的白泽社区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建成,目前已覆盖了全社区22户脱贫户,实现社区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社区积极发挥土地资源条件,集中流转土地打造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菊花种植基地。社区副主任何潮表示:“今年的菊花长势喜人,每天都有十几名贫困户在基地采摘菊花,下一步社区将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菊花的种植面积”。
在建设家乡中草药种植基地的道路上,方虎强深刻领悟到了从“所学”到“所用”的喜悦与充实,真正体会到运用所学为自己所爱的家乡贡献力量的成就感。他表示,学成后会更加密切关注家乡中草药产业和中药资源生态的发展,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回馈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防汛抗洪彰显青年责任
2020年7月,安庆市新义村江段水位全线告急,方虎强和他的父亲在第一时间响应了家乡抗洪志愿队的招募。日常夜间巡堤,1.2公里的坝堤责任段,伴着总会往鼻子里钻的蚊虫,方虎强用手电打亮堤坝的每一个角落。7月25日,外滩圩堤坝发生渗漏,原本正在进行休整的方虎强被紧急调往正在发生渗漏的前外滩圩。挖土装袋、扛沙包、铺沙袋,烈日下响彻“一、二、一、二”的行动口号。
方虎强正在进行巡堤作业
志愿者们团结一心完成了护堤任务,方虎强手上的水泡早就已经磨出了血水,加上汗水和泥水的浸渍,时不时有种刺痛的感觉。“洪水不退,我不退”是方虎强坚守在抗洪一线心中的信念。坚守13天,通宵执勤12个夜晚,处理险情1起。从负伤累累,到精力耗尽,也有过思想动摇,但是坚守初心这件事他始终铭记于心,立誓要保卫家乡,守护人民。
展望未来,他表示要继续努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走好中药资源生态保护的道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