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奇迹的“乐”小伙——记我校“自强之星”查同乐同学
发布人:团委  发布时间:2018-01-18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强之星”系列报道(3  

创造奇迹的“乐”小伙

——记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强之星”查同乐同学  

自强的人,永远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尽管他们都经历了痛苦的淬炼,但无论什么灾难,都不会击倒他们那一颗向上自立的心。

砺磨难,树坚心

出生于19949月的查同乐是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5级中药班的一名学生,一直平淡简单地生活,梦想着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好好生活。直到2015年的元月,这样的梦想也变得有点奢望了。

考试期间,拖着疲惫的身体,完成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班级的植物标本缝制工作,当时虽感不适,可能觉得只是考前压力大,有所劳累所致。然而不幸还是降临了,元月10号,一个寒冷的周末,在辅导员、班长和同学们的护送下转入安医附院急诊科,当即就插入呼吸器,紧急通知了父母,之后在病床上被推到一幢很高的楼层。

  

所有的事情就像狂风骤雨般的发生着,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来。很快,他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骨髓造血系统不可逆性的衰竭,多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几乎每隔2天就需要输红细胞和血小板,眼泪多次打湿他的眼眶。可每当看到父母在病床前照顾自己,憔悴的仿佛一下子苍老几十岁,他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坚强,一定要坚强,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决心,会挺过去的,一定可以战胜病魔的,还有这么多的人在等着我呢。

  每次需要输血的时候,学校的同学们积极地赶过来献血,是啊!我身后还有这么多的关心我的人,输得是血,却更是一种温暖的真情。在合肥电视台和学校的组织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和学校捐助,高中母校听说他的事情,也在当地发起了募捐活动。转入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进行治疗,幸运的是和父亲的骨髓配型达到了非常少见的全相合,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为他感到高兴。201547日,他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骨髓移植。这是已经上了年纪的父亲忍着剧痛抽出来的骨髓血,当回输的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源头和新生,感受到了爱的伟大。经过长达一年半的治疗观察,现在已经逐渐康复。

逐梦想,志奉献

梦想,或许在那时段,就发生了变化!自强自立之心在心中成长地更加强大。一种追求自由平等和奉献的念头慢慢在脑海中发芽。在医院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见到的太多的病友和一些各种类型或许都没听说过的血液疾病,下至学龄儿童上到耄耋老人,大家都希望能出去走走,自由的不用隔着厚厚的口罩畅快呼吸,而不是在这无菌病房里。那时多么想出去看看,脚踏实地的站在大马路上,看看路边的人和建筑。

中医常说气血,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畅。通过运动来锻炼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使自己的五脏运化功能保持正常并协调保持,增强正气,抵御外邪。他要从自己做起,做一名热爱运动、热爱健康的中国人。

勤学习、明方向

20173月,他以一个大二学生的身份回到了渴盼已久的校园,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同学们愈加的成熟,他也变了,生活上,更加自律,不在是以前赖在宿舍躺在床上的查同乐了,每天早睡早起,加强锻炼,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运动但足以发生变化,寝室也是上课到的最早和最齐的,是最为干净卫生的宿舍之一。他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种志愿活动,回馈学院回报社会。

学习上,原先自己的基础一直较差,也落下了很多课程学习,虽然如此,但还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校三等奖学金的成绩,还担任班级纪律委员,这对他更是一种鞭策,而他也一直希望能够对班级有所贡献,共同进步。

新学期,他主动要求参加学校党团课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结业,也获得了优秀团干的称号。他积极努力的在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金晓琴 王魁麟)

查同乐心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想这种初心、这种使命,应当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吧!对我来说,初心使命就是顽强拼搏,感恩奉献,回馈社会。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带动身边所有人,一起健康生活,做一名自立自强的新时代中国大学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 团委 版权所有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龙子湖路350号(少荃湖校区) 230012 皖ICP备020526号